> 產業動態 > 產業動態
 
 
DIGITIMES Research專欄:系統級封裝結合內嵌式PCB存在供應鏈問題 扇出型晶圓級封裝將成先進封裝技術發展要點
刊登日期 :2015-06-04   /   資料來源:電子時報

2015/06/04-杜振宇

DIGITIMES Research觀察,系統級封裝(System in Package;SiP)結合內嵌式(Embedded)印刷電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PCB)技術雖符合行動裝置小型化需求,然於供應鏈與成本存在問題,另一方面,扇出型晶圓級封裝(Fan-out Wafer Level Package;FoWLP)不僅設計難度低於矽穿孔(Through Silicon Via;TSV) 3D IC,且接近2.5D IC概念與相對有助降低成本,可望成為先進封裝技術的發展要點。

SiP可堆疊多顆晶片,搭配內嵌式PCB技術,將被動元件或無法SiP的晶片內嵌於PCB,再封裝SiP於PCB上,將有利於裝置縮減體積,然因PCB的 配線密度低於晶片,在內嵌晶片於PCB前,尚需經過可增加接點(Pad)間距的重新配置層(Re-Distribution Layer;RDL)製程,此造成供應鏈結構複雜,且一般PCB的製程良率約95%,採用內嵌式PCB技術,在PCB製程中5%的瑕疵品內將含有價格較高 的晶片,亦將在成本構造上產生問題。

另一方面,為增加晶片與載板、PCB間的I/O(輸入/輸出)數,TSV 3D IC的概念漸成形,然其設計難度高,因此出現2.5D IC,亦即在晶片與PCB間使用矽中介層(Interposer),再進行TSV,而由於2.5D IC相對TSV 3D IC不利於縮小體積,且存在TSV矽中介層成本甚高等問題,是以接近2.5D IC概念但有利於降低成本的FoWLP技術漸受重視。

DIGITIMES Research觀察,FoWLP在比晶片更廣的面積中構成凸塊陣列(Bump Array),可對應配線密度較低的載板凸塊接點尺寸與間距,因不使用既有打線,其內部連結較短,有利於縮減整體封裝厚度,且未使用打線與中介層,亦有助 於降低成本,可望成為先進封裝技術的發展要點。

 
 

 
關於聯盟活動訊息產業動態會員專區技術服務技術發展相關網站聯絡我們會員登入
版權所有 © 2012 先進微系統與構裝技術聯盟    服務信箱  
地址:新竹縣竹東鎮中興路四段195號17館203室    電話: 03-5917408    傳真: 03-5917193

網站設計

支援IE、Firefox及Chrome